最爱高潮全过程免费的视频_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_免费人成在线视频_欧美老熟妇乱XXXXX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“圈”力量

新重慶-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圈“圈”力量1

2月27日,沙坪壩區曾家鎮虎峰山,虎峰李軍政專心創作。山藝術群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落的力量“圈”力量2

2月27日,楊賢在創作中,圈他的虎峰工作室也成為朋友們聚會的好去處。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山藝術群“圈”力量3

2月27日,趙曉東在虎峰山的落的力量工作室構思油畫作品。圖片由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桃紅、圈李白、虎峰櫻粉、山藝術群菜花黃……梅花枝頭鳥鬧春,落的力量玉蘭馥郁滿人間。圈3月3日,虎峰太陽初升,山藝術群虎峰山在一片“花花世界”中醒來:

上午9點,李軍政送完女兒,回到“山居”,望了一眼墻上的新作,若有所思。

11點,楊賢起床,“昨夜萬籟俱寂,傾聽心跳回響,風鈴悄然隱退……”他文思泉涌,開始以畫寄情。

12點半,趙曉東還沒開始做午飯,因為他正在創作一幅“最干凈的畫”(以大涼山孩子讀書為題材),準備拿去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美展……

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,匯聚虎峰山,有個共同的標簽——“虎漂”。

目前,在虎峰山上,“虎漂”藝術家已建成60余個工作室,其中川渝籍藝術家開的工作室近50個(重慶籍約占三分之二、四川籍約占三分之一)。這些工作室主要從事藝術創作、策展、交易,以及辦民宿、開畫廊等,涉及繪畫、雕塑、陶藝等多個門類,已形成一個藝術群落和生態鏈。

藝術,自帶“粉絲”和“流量”,具有文化與經濟“雙屬性”。從韓國的南怡島、美國的卡梅爾,到北京的798、上海的M50,再到成都的藍頂、重慶的黃桷坪……近些年來,藝術被廣泛植入城鄉建設中,有成功,也有失敗。

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》明確提出,合理布局一批特色鮮明、主業突出、集聚度高、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。

那么,我們如何用好“藝術之力”,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?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。

虎峰山上有個“圈”

走進楊加勇工作室,站在巨幅畫作《混沌》前,深邃的意境,不由使人深陷其中。當得知其已被新加坡一藝術機構以360萬價格收藏,更讓人情不自禁地駐足品味。

39歲的楊加勇是第一代“虎漂”人,他2007年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,開始租住在虎峰山下的蓮花湖畔,靠賣畫為生。

“剛畢業那會兒,沒有名氣,賣畫賺不到多少錢,虎峰山上閑置農房的租金便宜,四五千元就可租一年。”楊加勇毫不避諱地說,他的原生家庭條件不好,讀大一時還撿過垃圾,補貼生活費。

如今,經多年筆耕不輟,他已成為中國藝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,多件作品在各類藝術展上獲大獎,并在全國范圍內設有10個工作室。

除了外出辦展,他多數時間仍待在虎峰山,每年100多件作品,一大半都在這里完成。

獨愛虎峰山,除了這里是他夢想起航的地方,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——這里是他“朋友圈”“藝術圈”的群聚地。

在這里,他可以和自己的川美老師及同學互相提攜、交流、合作,碰撞出更多創作靈感,了解前沿的學術動態。

“90后”李軍政來自四川達州,同樣畢業于川美。2020年4月,在朋友“慫恿”下,他到虎峰山寫生,收獲意外驚喜——一套農村土屋,在梨花掩映下,古樸靜謐,美得入畫。

他當即簽下這套土屋的10年租賃合同,舉家搬上山,并成立居山工作室。這幾年創作的《關于線的記憶性的悖論4》《氤氳》獲得國內外多個獎項,多件作品被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。

不僅如此,他還把土屋改造成了一個小型畫廊,展示他本人及朋友、學生的作品,接待一些藝術游的團隊,有人看上他們的作品,也可現場買走。

“很多藝術類畢業生都需要一個落腳點,要融入一個圈子,虎峰山就形成了這樣的圈子,并逐漸成了大家的‘安樂窩’。”李軍政說。

“賣畫為生,其實并不容易。”楊賢稱。他是四川遂寧人,2017年畢業于川美,一個人在山上租了一套“石頭”房——由條石砌成,成為一名“虎漂”。

跟大多藝術類學生一樣,他剛畢業時,心氣很高,覺得“我是藝術家”,但經歷過后才深切感受到,生活中除了藝術創作,還有柴米油鹽。

“在山上有10多位‘虎漂’師兄弟,最難熬的日子,我們就抱團取暖,相互串門,彼此鼓勵,吃‘百家飯’……這讓我堅守藝術理想的心更加‘溫暖’。”他說。

據介紹,目前,虎峰山上已建成60多個藝術工作室,其中川渝籍藝術家開設的工作室近50個,主要從事繪畫、雕塑、陶藝、民宿等。這些工作室,有的偏原生態,就地取材、舊物改造,讓在地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傳承;有的偏年輕時尚,把藝術植入空間,發展起研學游,辦起文化體驗課;有的“大隱于山”,潛心創作,讓精品力作不斷涌現;有的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,從事藝術品交易……

多元共生“圈”長成

藝術家“抱團”聚集,其實并非新鮮事。

“迷人,反正就是迷人。”上世紀80年代,畫家張夏平在北京一個破舊的小出租屋里說的這句話,被吳文光放在紀錄片《流浪北京》中,感動了無數人,引發出“北漂”這一現象級話題。

“它真實地反映了自由藝術家的生存狀態,懷揣著夢想,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,畫賣不出,房租就交不上。這一現象如今依然存在。”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、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東表示。

為此,在政府及一些民間力量的推動下,以“畫家村”為代表的藝術群落出現,其共同特點是低成本、高聚集,如北京的798、上海的M50、成都的藍頂、重慶的黃桷坪等。

虎峰山藝術群落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。

“這里不是民宿”,在趙曉東工作室門口,掛著的這塊牌子格外醒目。

“我來這里,是搞創作的,掛牌子是怕游客敲門。”趙曉東說,2019年,他賣掉成都一個工作室,來到虎峰山,租下一戶農民的房子,打造成了現在的工作室。

對于他來說,這里離城區較近,交通方便,轉個彎就是鬧市,轉回來就是靜謐山林——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讓他“很舒適”。

“平時,我除了到川美上課,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山上。”趙曉東稱,除了《天梯》(被中國美術館收藏)、《公元2020——眾志成城》(被收錄進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)等代表作,他在這里還完成了20多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,這里堪稱是他的“創作原鄉”。

“這些畫的尺幅都比較大,有的甚至達到6米長,一般的房子鋪畫布都困難,更別說光線問題,只有這里的工作室有條件。”他對三面都是玻璃的工作室很滿意。

除了趙曉東,四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教授、四川遂寧市玻陶藝術研究院院長唐英,也將家和工作室搬到了虎峰山,在“唐家院子”里詩意棲居、潛心創作。他的陶藝作品八十余件入選第十屆、第十一屆、第十二屆、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,獲得眾多獎項。

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江永亭也在山上打造了界外美術館,定期舉辦藝術展覽、寫生、學術交流等。

此外,四川美術學院龐茂琨、焦興濤、侯寶川,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張紅霞等也都在虎峰山設有工作室。

“共同的藝術追求,將藝術家們聚集到虎峰山,但他們的需求和動因卻各不相同,有的為了創作,有的為了融入圈層,有的則是為了藝術品交易。”虎峰山所在轄區的曾家鎮黨委書記綦朝輝稱。

對于虎峰山藝術群落的形成和成長,他作了翔實的調研。虎峰山之所以能讓藝術家“聚”起來、“留”下來、發展起來,主要得益于4大條件:

一是區位條件。虎峰山距離大學城近,匯聚了川美、重大、重師等大量藝術類師生,有“聚”起來的人口基數。同時,虎峰山未被大面積開發,森林資源和生態本底保持良好,沒有農家樂的喧囂,沒有“兩違”對環境的破壞。“望得見山,看得見水,記得住鄉愁”的鄉村山林風貌,為藝術家提供了“鬧中取靜”的條件。

二是經濟條件。青年藝術家或者剛畢業學生,收入有限,但有著較大空間和低廉租金的剛需。山上閑置農房空間大、租金低,每年5000元到30000元的租金成本,就能滿足繪畫、陶藝、雕塑等創作所需,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工作生活空間。

三是管理條件。從2010年大學城的規劃建設起,當地政府除了對“兩違”管控之外,沒對藝術家建工作室進行過多干預打擾,給予了他們創作方面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包容,形成了天然內生的“藝術家村”。

四是圈層條件。目前,在虎峰山形成的“朋友圈”“藝術圈”已帶來群聚效應,給藝術家們提供了創作、學習、交流、合作、交易等平臺,形成了較好的藝術生態鏈。

如何發揮虎峰山“圈”力量?

城市競爭,文化是核心,是最大的“不動產”。

尤其,當文化加上經濟的“后綴”,就不只是滿足精神所需,還能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硬支撐。很多成熟的藝術群落改變了當地的文化、經濟結構,提升了地方的“顏值”和“氣質”。也因此,在各級政府或民間力量推動下,文創園、藝術村、藝術小鎮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建設、發展。

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》明確提出,合理布局一批特色鮮明、主業突出、集聚度高、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。

換句話說,重視藝術群落的作用,充分發揮“圈”力量,勢必能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。

這一點,業內人士感受更深。

“回眸·嬗變2022:藝術家畫筆下的黃桷坪”展覽在美術界曾引起較大關注和反思。該展覽展出了龐茂琨、侯寶川、龔玉、鐘長清、王嘉陵等知名藝術家的37件作品,包括龐茂琨的《輝耀九龍》、侯寶川的《黃桷坪正街108號》、鐘長清的《501倉庫》、龔玉的《交通茶館》等,再現了曾盛極一時的“黃漂”勝地。

“本次展覽是希望借由藝術家的視角,展示黃桷坪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藝、城融合風貌,以一本‘圖像流變志’,將藝術與區域融合發展的可能性呈現在更多人面前,為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創意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一條可參考的道路。”本次展覽策展人魏東表示。

在魏東看來,藝術群落的發展,首先要讓藝術在所在地欣欣向榮,并滲透進所在地的各個角落,讓所在地與藝術產生共生關系,逐漸形成了一種社群與藝術之間自然自洽的默契,支撐著藝術不斷生根發芽。

“2021成都雙年展”平行展之一的“都市鉚釘:藝術群落在西南”展覽,探討了西南地區的藝術群落發展,至今在業界也影響深遠。

策展人藍慶偉稱,西南地區的藝術群落在2010年以后因地緣性或本土性關系,呈現出一種堅韌的“都市鉚釘”面貌,即藝術家、藝術群落、藝術現象及藝術精神的產生和發展,就像一顆鉚釘一樣,深深地釘在都市生活及都市文化里。而藝術群落的形成、發展,是都市文化中的重要樣板和組成部分,具有“從全國共時到地方自生”“從空間群落到精神群落”“從藝術聚集到生態共生”的鮮明特點。

“圈”力量如此強大,那么怎么才能讓它更加茁壯成長?

“發揮‘圈’力量,既要尊重藝術發展規律,也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。”綦朝輝稱,在虎峰山藝術群落發展中,他們更注重在地生長性,充分尊重藝術家多樣化的需求。

很典型的一個例子:某藝術家工作室門前有一條破舊小路,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擔心藝術家出行不便,主動提出幫忙修繕,但藝術家覺得水泥路破壞了“原生態”,反而失去古樸美,修路提議就此作罷。

對于未來發展,綦朝輝表示,他們將堅持“無事不擾,有呼必應”的原則分類施策:

在山頂區域,以杰出頂尖的藝術家聚集為主,繼續保持原有的寧靜,不過度開發,打造大師工作室和高端藝術空間;

在半山區域,以成熟的藝術經營者聚集為主,布局藝術休閑經營場所、精品民宿,開展藝術家駐留行動,打造半山藝術產業集群;

在山腳區域,為剛起步的青年藝術家搭建平臺,提供就業創業幫扶,建立創作基地,發展文創產業,建設藝術院落等。

此外,他們還將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權授權和流轉制度,避免村民與藝術家、經營者產生直接矛盾沖突,穩定房屋價格,解決青年藝術家的后顧之憂;成立虎峰山藝術家聯盟,培育青年藝術家、培育藝術品市場等;立足現實的人文關懷和村民的精神情感訴求,開展鄉村美育,以藝術的方式讓文明浸潤鄉土等。

“我們的目的是,讓虎峰山藝術群落形成山頂、山腰、山腳立體化發展格局,吸引更多藝術家駐留,培育更多藝術大師,創作更多優秀作品,打造重慶版的富春山居圖,成為重慶的藝術原鄉和藝術高地。同時,以美育沁潤鄉村,讓虎峰山上的農村真正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。”綦朝輝說。

分享
新浪微博
用微信掃描二維碼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“圈”力量

2024-03-12 06:47:57 來源:

新重慶-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“圈”力量1

2月27日,沙坪壩區曾家鎮虎峰山,李軍政專心創作。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“圈”力量2

2月27日,楊賢在創作中,他的工作室也成為朋友們聚會的好去處。

虎峰山藝術群落的“圈”力量3

2月27日,趙曉東在虎峰山的工作室構思油畫作品。圖片由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桃紅、李白、櫻粉、菜花黃……梅花枝頭鳥鬧春,玉蘭馥郁滿人間。3月3日,太陽初升,虎峰山在一片“花花世界”中醒來:

上午9點,李軍政送完女兒,回到“山居”,望了一眼墻上的新作,若有所思。

11點,楊賢起床,“昨夜萬籟俱寂,傾聽心跳回響,風鈴悄然隱退……”他文思泉涌,開始以畫寄情。

12點半,趙曉東還沒開始做午飯,因為他正在創作一幅“最干凈的畫”(以大涼山孩子讀書為題材),準備拿去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美展……

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,匯聚虎峰山,有個共同的標簽——“虎漂”。

目前,在虎峰山上,“虎漂”藝術家已建成60余個工作室,其中川渝籍藝術家開的工作室近50個(重慶籍約占三分之二、四川籍約占三分之一)。這些工作室主要從事藝術創作、策展、交易,以及辦民宿、開畫廊等,涉及繪畫、雕塑、陶藝等多個門類,已形成一個藝術群落和生態鏈。

藝術,自帶“粉絲”和“流量”,具有文化與經濟“雙屬性”。從韓國的南怡島、美國的卡梅爾,到北京的798、上海的M50,再到成都的藍頂、重慶的黃桷坪……近些年來,藝術被廣泛植入城鄉建設中,有成功,也有失敗。

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》明確提出,合理布局一批特色鮮明、主業突出、集聚度高、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。

那么,我們如何用好“藝術之力”,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?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。

虎峰山上有個“圈”

走進楊加勇工作室,站在巨幅畫作《混沌》前,深邃的意境,不由使人深陷其中。當得知其已被新加坡一藝術機構以360萬價格收藏,更讓人情不自禁地駐足品味。

39歲的楊加勇是第一代“虎漂”人,他2007年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,開始租住在虎峰山下的蓮花湖畔,靠賣畫為生。

“剛畢業那會兒,沒有名氣,賣畫賺不到多少錢,虎峰山上閑置農房的租金便宜,四五千元就可租一年。”楊加勇毫不避諱地說,他的原生家庭條件不好,讀大一時還撿過垃圾,補貼生活費。

如今,經多年筆耕不輟,他已成為中國藝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,多件作品在各類藝術展上獲大獎,并在全國范圍內設有10個工作室。

除了外出辦展,他多數時間仍待在虎峰山,每年100多件作品,一大半都在這里完成。

獨愛虎峰山,除了這里是他夢想起航的地方,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——這里是他“朋友圈”“藝術圈”的群聚地。

在這里,他可以和自己的川美老師及同學互相提攜、交流、合作,碰撞出更多創作靈感,了解前沿的學術動態。

“90后”李軍政來自四川達州,同樣畢業于川美。2020年4月,在朋友“慫恿”下,他到虎峰山寫生,收獲意外驚喜——一套農村土屋,在梨花掩映下,古樸靜謐,美得入畫。

他當即簽下這套土屋的10年租賃合同,舉家搬上山,并成立居山工作室。這幾年創作的《關于線的記憶性的悖論4》《氤氳》獲得國內外多個獎項,多件作品被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。

不僅如此,他還把土屋改造成了一個小型畫廊,展示他本人及朋友、學生的作品,接待一些藝術游的團隊,有人看上他們的作品,也可現場買走。

“很多藝術類畢業生都需要一個落腳點,要融入一個圈子,虎峰山就形成了這樣的圈子,并逐漸成了大家的‘安樂窩’。”李軍政說。

“賣畫為生,其實并不容易。”楊賢稱。他是四川遂寧人,2017年畢業于川美,一個人在山上租了一套“石頭”房——由條石砌成,成為一名“虎漂”。

跟大多藝術類學生一樣,他剛畢業時,心氣很高,覺得“我是藝術家”,但經歷過后才深切感受到,生活中除了藝術創作,還有柴米油鹽。

“在山上有10多位‘虎漂’師兄弟,最難熬的日子,我們就抱團取暖,相互串門,彼此鼓勵,吃‘百家飯’……這讓我堅守藝術理想的心更加‘溫暖’。”他說。

據介紹,目前,虎峰山上已建成60多個藝術工作室,其中川渝籍藝術家開設的工作室近50個,主要從事繪畫、雕塑、陶藝、民宿等。這些工作室,有的偏原生態,就地取材、舊物改造,讓在地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傳承;有的偏年輕時尚,把藝術植入空間,發展起研學游,辦起文化體驗課;有的“大隱于山”,潛心創作,讓精品力作不斷涌現;有的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,從事藝術品交易……

多元共生“圈”長成

藝術家“抱團”聚集,其實并非新鮮事。

“迷人,反正就是迷人。”上世紀80年代,畫家張夏平在北京一個破舊的小出租屋里說的這句話,被吳文光放在紀錄片《流浪北京》中,感動了無數人,引發出“北漂”這一現象級話題。

“它真實地反映了自由藝術家的生存狀態,懷揣著夢想,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,畫賣不出,房租就交不上。這一現象如今依然存在。”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、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東表示。

為此,在政府及一些民間力量的推動下,以“畫家村”為代表的藝術群落出現,其共同特點是低成本、高聚集,如北京的798、上海的M50、成都的藍頂、重慶的黃桷坪等。

虎峰山藝術群落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。

“這里不是民宿”,在趙曉東工作室門口,掛著的這塊牌子格外醒目。

“我來這里,是搞創作的,掛牌子是怕游客敲門。”趙曉東說,2019年,他賣掉成都一個工作室,來到虎峰山,租下一戶農民的房子,打造成了現在的工作室。

對于他來說,這里離城區較近,交通方便,轉個彎就是鬧市,轉回來就是靜謐山林——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讓他“很舒適”。

“平時,我除了到川美上課,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山上。”趙曉東稱,除了《天梯》(被中國美術館收藏)、《公元2020——眾志成城》(被收錄進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)等代表作,他在這里還完成了20多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,這里堪稱是他的“創作原鄉”。

“這些畫的尺幅都比較大,有的甚至達到6米長,一般的房子鋪畫布都困難,更別說光線問題,只有這里的工作室有條件。”他對三面都是玻璃的工作室很滿意。

除了趙曉東,四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教授、四川遂寧市玻陶藝術研究院院長唐英,也將家和工作室搬到了虎峰山,在“唐家院子”里詩意棲居、潛心創作。他的陶藝作品八十余件入選第十屆、第十一屆、第十二屆、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,獲得眾多獎項。

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江永亭也在山上打造了界外美術館,定期舉辦藝術展覽、寫生、學術交流等。

此外,四川美術學院龐茂琨、焦興濤、侯寶川,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張紅霞等也都在虎峰山設有工作室。

“共同的藝術追求,將藝術家們聚集到虎峰山,但他們的需求和動因卻各不相同,有的為了創作,有的為了融入圈層,有的則是為了藝術品交易。”虎峰山所在轄區的曾家鎮黨委書記綦朝輝稱。

對于虎峰山藝術群落的形成和成長,他作了翔實的調研。虎峰山之所以能讓藝術家“聚”起來、“留”下來、發展起來,主要得益于4大條件:

一是區位條件。虎峰山距離大學城近,匯聚了川美、重大、重師等大量藝術類師生,有“聚”起來的人口基數。同時,虎峰山未被大面積開發,森林資源和生態本底保持良好,沒有農家樂的喧囂,沒有“兩違”對環境的破壞。“望得見山,看得見水,記得住鄉愁”的鄉村山林風貌,為藝術家提供了“鬧中取靜”的條件。

二是經濟條件。青年藝術家或者剛畢業學生,收入有限,但有著較大空間和低廉租金的剛需。山上閑置農房空間大、租金低,每年5000元到30000元的租金成本,就能滿足繪畫、陶藝、雕塑等創作所需,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工作生活空間。

三是管理條件。從2010年大學城的規劃建設起,當地政府除了對“兩違”管控之外,沒對藝術家建工作室進行過多干預打擾,給予了他們創作方面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包容,形成了天然內生的“藝術家村”。

四是圈層條件。目前,在虎峰山形成的“朋友圈”“藝術圈”已帶來群聚效應,給藝術家們提供了創作、學習、交流、合作、交易等平臺,形成了較好的藝術生態鏈。

如何發揮虎峰山“圈”力量?

城市競爭,文化是核心,是最大的“不動產”。

尤其,當文化加上經濟的“后綴”,就不只是滿足精神所需,還能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硬支撐。很多成熟的藝術群落改變了當地的文化、經濟結構,提升了地方的“顏值”和“氣質”。也因此,在各級政府或民間力量推動下,文創園、藝術村、藝術小鎮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建設、發展。

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》明確提出,合理布局一批特色鮮明、主業突出、集聚度高、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。

換句話說,重視藝術群落的作用,充分發揮“圈”力量,勢必能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。

這一點,業內人士感受更深。

“回眸·嬗變2022:藝術家畫筆下的黃桷坪”展覽在美術界曾引起較大關注和反思。該展覽展出了龐茂琨、侯寶川、龔玉、鐘長清、王嘉陵等知名藝術家的37件作品,包括龐茂琨的《輝耀九龍》、侯寶川的《黃桷坪正街108號》、鐘長清的《501倉庫》、龔玉的《交通茶館》等,再現了曾盛極一時的“黃漂”勝地。

“本次展覽是希望借由藝術家的視角,展示黃桷坪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藝、城融合風貌,以一本‘圖像流變志’,將藝術與區域融合發展的可能性呈現在更多人面前,為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創意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一條可參考的道路。”本次展覽策展人魏東表示。

在魏東看來,藝術群落的發展,首先要讓藝術在所在地欣欣向榮,并滲透進所在地的各個角落,讓所在地與藝術產生共生關系,逐漸形成了一種社群與藝術之間自然自洽的默契,支撐著藝術不斷生根發芽。

“2021成都雙年展”平行展之一的“都市鉚釘:藝術群落在西南”展覽,探討了西南地區的藝術群落發展,至今在業界也影響深遠。

策展人藍慶偉稱,西南地區的藝術群落在2010年以后因地緣性或本土性關系,呈現出一種堅韌的“都市鉚釘”面貌,即藝術家、藝術群落、藝術現象及藝術精神的產生和發展,就像一顆鉚釘一樣,深深地釘在都市生活及都市文化里。而藝術群落的形成、發展,是都市文化中的重要樣板和組成部分,具有“從全國共時到地方自生”“從空間群落到精神群落”“從藝術聚集到生態共生”的鮮明特點。

“圈”力量如此強大,那么怎么才能讓它更加茁壯成長?

“發揮‘圈’力量,既要尊重藝術發展規律,也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。”綦朝輝稱,在虎峰山藝術群落發展中,他們更注重在地生長性,充分尊重藝術家多樣化的需求。

很典型的一個例子:某藝術家工作室門前有一條破舊小路,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擔心藝術家出行不便,主動提出幫忙修繕,但藝術家覺得水泥路破壞了“原生態”,反而失去古樸美,修路提議就此作罷。

對于未來發展,綦朝輝表示,他們將堅持“無事不擾,有呼必應”的原則分類施策:

在山頂區域,以杰出頂尖的藝術家聚集為主,繼續保持原有的寧靜,不過度開發,打造大師工作室和高端藝術空間;

在半山區域,以成熟的藝術經營者聚集為主,布局藝術休閑經營場所、精品民宿,開展藝術家駐留行動,打造半山藝術產業集群;

在山腳區域,為剛起步的青年藝術家搭建平臺,提供就業創業幫扶,建立創作基地,發展文創產業,建設藝術院落等。

此外,他們還將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權授權和流轉制度,避免村民與藝術家、經營者產生直接矛盾沖突,穩定房屋價格,解決青年藝術家的后顧之憂;成立虎峰山藝術家聯盟,培育青年藝術家、培育藝術品市場等;立足現實的人文關懷和村民的精神情感訴求,開展鄉村美育,以藝術的方式讓文明浸潤鄉土等。

“我們的目的是,讓虎峰山藝術群落形成山頂、山腰、山腳立體化發展格局,吸引更多藝術家駐留,培育更多藝術大師,創作更多優秀作品,打造重慶版的富春山居圖,成為重慶的藝術原鄉和藝術高地。同時,以美育沁潤鄉村,讓虎峰山上的農村真正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。”綦朝輝說。

親愛的用戶,“重慶”客戶端現已正式改版升級為“新重慶”客戶端。為不影響后續使用,請掃描上方二維碼,及時下載新版本。更優質的內容,更便捷的體驗,我們在“新重慶”等你!

Copyright © 2024 百姓彩票 All Rights Reserved. 網站地圖